最新动态
莫兴邦接受兰州晨报记者采访:教授之死的悲叹和忧思
更新时间:2010-06-26 15:58:00  |  点击次数:1050次

 4 4岁的大学教授自缢身亡,亲手毁灭了自己正值盛年的生命;不论遭遇多少生活的不幸和艰难,不论遭遇多少心灵的困惑和不解,都不该以生命为代价而结束一切——          

本报记者 鲁明 见习记者 郭朝飞

飞不出去的“玻璃”

  没有人会想到,44岁的沈诚如(化名)会自缢身亡,会亲手毁灭自己正值盛年的生命。

  沈诚如供职于兰州市城关区一高校的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硕导。“1.80米左右的大高个儿,虽然有点发福,但看上去帅气,平易近人,对学生也很好,讲话挺温和,脸上始终带着笑容。”第一次上《职业卫生》课程,沈诚如给大三的学生胡立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尽管只上了几节他的课,但我很喜欢这位老师。”胡立伟说。“课讲得好,业务能力也很强。”和在课堂上的表现一样,沈诚如的学术活动也很活跃。2001年,沈诚如获甘肃省李政道奖学金;2004年,进入日本山形大学医学部环境病态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同年9月学成归来,担任学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劳动卫生学和职业病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由他主持、参加完成的5个科研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获得厅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篇……

  然而,在2010年5月19日的上午,一切都戛然而止。这一天,当沈诚如再次出现在办公楼里时,他让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

  这是一栋只有4层高的旧式办公楼,分布着公共卫生学院等几个学院的办公室,公共卫生学院位于一层东侧的半边楼里。19日上午10时,一名女教师路过东边的楼口时,发现了吊在卫生间里的沈诚如。

  报警求助,110、120的民警和急救人员旋即赶到了现场,遗憾的是,沈诚如早已身亡。警方在对现场勘查后,初步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性,确定沈诚如系自缢身亡。当日上午11时,沈诚如的遗体被抬上担架,由殡仪馆的灵车运送离开,现场只留下他悲恸不已的妻子,在工作人员搀扶下缓缓走出教学楼。“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会出事。”胡立伟是在事发第二天上午的实验课上,才从同学口中得到消息的,“感觉特别遗憾。”放学回到宿舍,心情有些沉重的胡立伟打开“校内网”,专门发了一条“沉痛哀悼沈老师,愿沈老师一路走好”的纪念帖。

  对沈诚如的离世感到意外的,不止胡立伟一个。跟沈诚如在同一学校供职的教师陈成,是21日早间才从学校的BBS论坛上,看到学生留言才知道沈诚如去世的消息。“尽管我并不了解沈老师,但说起这事,身边熟悉他的人惋惜之情溢于言表。”陈成说。“在平时的生活里,他是个很开朗的人。”有熟悉沈诚如的老师事后曾向陈成回忆说,平常下午没课的时候,沈诚如如果散步遇到熟悉的人,都会热情地打招呼,有带小孩的,还会上去逗小孩玩,“他出事,大家都感觉特别意外。”

  5月26日,记者来到沈生前供职的学院采访,幽静的办公楼里,一些进进出出的老师和学生遇到打听沈诚如情况的记者时,有意识地选择了回避。

  一名学生虽不认识沈诚如,但也有听说,谈及此事,他说沈诚如的死亡在学校震动很大,同学和老师们议论很多,但他不愿向记者讲述实际的内容,他只向记者引述了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文章《生命的出口》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一只小黄蜂从窗外飞了进来,在室内绕了两圈,再回到原来的窗户,竟然就飞不出去了。可怜小黄蜂不知道世上竟有‘玻璃’这种东西,明明看见屋外的山,却飞不出去,在玻璃窗上撞得‘咚咚’作响。忙了一阵子,眼看无路可走了,它停在玻璃窗上踱步,好像在思考一样,想了半天,小黄蜂突然飞起来,绕了一圈,从它闯进来的纱窗缝隙飞了出去,消失在空中。小黄蜂的举动使我感到惊奇,原来黄蜂是会思考的,在无路可出之际,它会往后回旋,寻找出路。”“人在自我感觉面临绝境的时候,为什么不会像小黄蜂退回原来的位置。绕室一圈,来寻生命的出口呢?”这名学生说,正如林清玄先生的文章所言:我们并不责怪以自杀这种方式结束生命的人,而是感到遗憾和惋惜,他们自己斩断了一切走出困境的可能。

  教授之死刚好发生在富士康员工频频跳楼之际。如果说富士康普通员工自杀源于无力解脱,那么教授之死则让更多的人费解:是什么样的“玻璃”,阻拦了教授的生命出口?


抑郁症

  沈诚如出事后,本报记者在现场采访时,该校相关部门曾向记者介绍,沈诚如长期患有抑郁症,此前已有过多次自杀倾向,但都被及时发现,并予以劝阻制止。事后进行调查时,城关警方在现场发现了沈诚如留下的一封长达6页的遗书。

  就此,记者来到城关公安分局设在该校的派出所了解情况时,所内民警表示,此事采访需要经过学校宣传部门同意方可。在该校宣传部,一位负责人再次向记者表示,“沈老师此前确实患有抑郁症。”对于记者进一步的采访要求,该负责人婉言谢绝了。“从平时的表现看,他似乎不太像得抑郁症的人。”该校一位不愿具名的老师告诉记者,沈诚如出事的前一天下午,曾有同事碰见他,他看上去一副有心事的样子,但根本没料到他会选择死亡。也许这长达6页的遗书,会告诉人们教授死亡的真相。

  44岁,正是一个男人如日中天的黄金岁月,作为大学教授、硕导,沈诚如的决定,让熟悉他的人都禁不住扼腕叹息。而事实上,大学教授沈诚如自缢身亡,并非个例。

  近年以来,教授自杀事件屡屡发生:2006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师文力从办公楼坠下,当场死亡;2007年1月,年仅45岁的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一女教授自杀身亡;2008年5月24日,年仅46岁的重庆大学教授李志良坠楼身亡。

  人们不禁追问,一个大学教授为什么要选择自杀?

  李志良生前是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老师,研究生导师,因为化工学院没有博士点,李同时在重大生物学院带博士。他的意外死亡,同样也引起了网络上小范围的讨论,同样揣测种种。

  有学生推测:“也许是对学术环境绝望了,否则我想不出他自杀的理由,他是个对学术很执著的人。很多学生都认为,李老师是一个不太管人情世故的人,除了学术,其他的东西多看得很淡。”也有学生透露,李在学术上比较厉害,但是项目申请有问题,因为现实的学术环境,能力强是一回事,申请到项目是另一回事。在相邻几个实验室中,他的实验室条件是比较差的,因为他争取不来资金。很多老师在外面都有自己的事业,而李志良就是纯粹搞科研的一个老师。

  一个认识李志良的人说,他性格里面有种现在大学里面缺少的执著和认真,有人认为是“太过认真”。这导致了他在现实中有些格格不入。“不怎么适应这个社会,相对来讲,为人处事很单纯,特别天真。和同事领导相处不太好。”

  有学生这样总结:是各方面的综合压力,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有太专注学术导致的性格缺陷,以及可能延伸出的家庭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有处处碰壁、情郁其中却不得发之于外的心理抑郁,还有现实的学术环境带来的失望以至绝望。

  有学生披露,李志良老师有抑郁症,曾经入院治疗过。

至今留存于互联网上的点评显示,几乎所有知道李教授的学生都认为,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好老师,他对学术专注执著到近乎“痴迷”,谈起学术问题滔滔不绝。和学术一样获得学生好评的还有李志良的人品,他“没有一点架子”、“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常常无偿资助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自己生活则非常简朴。个人性格的缺陷固然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但是不少人也认为现实的学术环境带给学者的失望甚至绝望占据了很大的因素,还有人对知识分子的生存空间现状抱以担忧。
何以应对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面对困境和压力,选择自杀这种方式来结束生命,给人更多的是惋惜和不解。“作为高级知识分子,选择自杀是由多种综合因素造成的。”针对近年来屡屡发生的高校教师自杀现象,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莫兴邦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个体自身及社会两个方面。“选择自杀,说明他们出现了精神空虚和价值混乱。”莫兴邦说,往往在此类事件中,当事人的负面情绪太大,正面情绪太小,个人性格是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性格偏于内向、孤僻、敏感的人,承受压力后,不愿和家人朋友沟通,且对事情的负面考虑得更多一些,时间一久,其内心的压力也就会越来越大,易选择自杀。

  莫兴邦认为,相比其它职业而言,高校教师专注学术领域,生活圈子一般都比较小,在教书育人、埋首学术的同时,还得应对发表论文、争取科研经费等问题,竞争压力日趋增大,很多东西需要自己竞争取得,甚至有些还需要通过人际关系来获取,作为知识分子他们往往无法适应。在当前的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时期,就业压力加大,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不安全感,此外,随着年龄增长,其身体也在转型,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思想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应对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改变,两者之间难免会有冲突,这些都会引发个人的焦虑情绪。如果再加上工作长期得不到提升,更加会导致对所处的环境、从事的工作或追求的东西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从而出现精神上的空虚和价值取向的偏差和改变。

  “高校知识分子患抑郁症的问题受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定的环境下,心理遭受挫折,却缺乏正确有效的自我调节手段,也是导致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富有知识和信息的他们,本可以更好地排解内心的隐忧,何以如此抉择?我们该如何应对?“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达者不恋。”莫兴邦呼吁,有关方面要对高校知识分子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高度重视,积极对这一群体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开展职业心理干预,并引导个体进行自我身体调节。具体而言,大学教师要增强理性地面对问题的能力,理性地认识自我,学会自我放松和解压,提高自己的应激能力和耐受力,力求“不为环境所左右,不为他人所干扰”。

  其实,对任何人而言,不论遭遇多少生活的不幸和艰难,不论遭遇多少精神和思想的困惑,都不该以生命为代价而结束一切。

http://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10/06/11/011589667_02.shtml